人物生平
曹真(?-231年),字子丹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曹操族子。曹真的父亲在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,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,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。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,魏文帝时期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,平定河西;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。公元231年病逝,谥曰元侯。
曹真自小就骁勇善战,硬朗而有魄力。但是,他虽然有着赫赫的功绩,伐蜀之战却是他众多战役中较为不堪的一笔。
太和四年秋天,诸葛亮命令魏延、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。在此之前,诸葛亮已经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。公元230年,曹真升为大司马。曹魏最先确定的战略是先吴后蜀,但在诸葛亮的屡屡进攻,让曹真无法再忍。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汉,自动请战回击诸葛亮,魏明帝也认同他的想法,派大军支持曹真。但是,司空陈群认为斜谷进军不利,反对这个进攻计划。于是,曹真再次上书,提出了子午道的计划。但这还是遭到了陈群等人的反对,他们都认为这样大规模征战,花费甚大,劳民伤财。魏明帝把陈群等人的意见下诏给曹真。但曹真却以此为诏书带兵出发。
曹真从子午道南入,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,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。曹真还派了郭淮、费曜从斜谷道、武威协助。
但是,天有不测风云,曹真一出战就遇到了大雨,子午道的大雨让曹真裹足不前。而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如同落汤鸡。大军无法前进,曹真、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帐等候时机。谁知,这一等就是一个月,大雨下来三十来天都没有停止。原本打仗的士气已经逐渐消退。
更加不幸的是,前线传来栈道断绝的消息。魏明帝也下了诏书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阳。在不得已之下,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。司马懿也只好班师回朝了。
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疾未愈,带病回到洛阳后,也一直郁郁不得安宁,最后病逝了。
少年时期
曹操在老家准备起步的时候,没兵没粮,基本上都是靠着曹氏族人的帮助才凑够天使轮。
曹真的爸爸就是在帮曹操募兵准备造反的时候,被州郡官员所杀。
曹操看曹真年幼可怜,就把曹真带过来和曹丕、曹植一起抚养,待如亲子。
等到长大一点,有一次陪曹操打猎,突然出现一只猛虎追过来,曹真边跑边抽出弓箭,一箭就射倒了老虎。
曹操觉得曹真是可造之才,就让他进入虎豹骑锻炼。以史为鉴认为虎豹骑可以说是曹操的黄埔军校,从中诞生了许多军事人才。
领兵作战时期
曹真从虎豹骑起步,从小到大逐渐显露军事才华,被曹操重任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先以曹真为征蜀护军,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。
这时候的曹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。
后曹操时代
曹丕继位后,先封曹真为镇西将军,全权负责西北战事和部分对蜀作战。
后来升职为上军大将军,全面负责魏国内外军事作战部署。任内击败孙权。
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,曹真率领张郃击破马谡,打退诸葛亮,平定天水三郡叛乱。并且提前预测诸葛亮还会北伐,并且针对性的安排郝昭布置防御,让诸葛亮二次北伐又无功而返。
曹真因为战功被封为大司马,赐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后面还策划了主动对蜀作战,可惜天降大雨,没能实施。
有仁有义
曹真自己是名将,但是非常爱惜士卒。
每次出征,曹真都和士兵一样劳苦,国家给的赏赐不足,曹真就把自家家财拿出来分给有功士兵。
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着曹真作战。
曹真有两个战友早死,孩子过的比较辛苦,曹真知道了,就把自己的食邑分出一部分给孩子,在当时传为美谈。
所以以史为鉴认为,曹真在曹二代中绝对是顶尖的角色。
曹真死后,曹睿的评论是:“大司马蹈履忠节,佐命二祖,内不恃亲戚之宠,外不骄白屋之士,可谓能持盈守位,劳谦其德者也。
可以说是相当准确了。
曹真死因
曹真从子午道南入,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,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。曹真还派了郭淮、费曜从斜谷道、武威辅佐。但万万没想到,曹真一出战,天就下起了雨,子午道的大雨让曹真没办法继续行军。而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很惨。大军无法行进,曹真、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帐等候机遇。没想到,这一等就是一个月,大雨下来三十来天也没停。本来打仗的士气曾经逐步衰退。更不幸的是,前线传来栈道隔绝的音讯。魏明帝也下了诏书请求曹真撤兵回洛阳。在不得已之下,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。司马懿也只好班师回朝了。曹真在大雨中不断染疾,所以身体一直处于不健康的状态,带病回到洛阳后,也觉得郁郁不得安宁,最后生病死了。